<menuitem id="hzb91"><strike id="hzb91"><th id="hzb91"></th></strike></menuitem>

    <font id="hzb91"><del id="hzb91"></del></font>

      <output id="hzb91"></output>

      <ol id="hzb91"></ol>

        <nobr id="hzb91"></nobr>
        <em id="hzb91"></em>

        <del id="hzb91"><delect id="hzb91"></delect></del>
           關于中國企聯 在線申請入會  
         
             
            返回首頁 | 當前位置:國際勞工
         
            國際勞工組織介紹  
             
          

        。保梗保鼓,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ILO)根據《凡爾賽和約》,作為國際聯盟的附屬機構成立。1946年12月14日,成為聯合國的一個專門機構?偛吭O在瑞士日內瓦。
          該組織宗旨是:促進充分
        就業和提高生活水平;促進勞資雙方合作;擴大社會保障措施;保護工人生活與健康;主張通過勞工立法來改善勞工狀況,進而獲得世界持久和平建立社會正義。
          該組織實行“三方機制”原則,即各成員國代表團由政府2人;工人、雇主代表各1人組成,三方都參加各類會議和機構,獨立表決。
          國際勞工大會是最高機力機構,每年召開一次會議;閉會期間理事會指導該組織工作,國際勞工局是其常設秘書處。主要活動有從事國際勞工立法,制定公約和建議書以及技術
        援助和技術合作。
          截至2009年7月有183個成員。
          主要出版物:《國際勞工評論》(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正式公報》(雙月刊)(Official Bulletin),每年三期;《勞工統計公報》(季刊)(Bulletin of Labor Statistics);《勞工統計年鑒》(Year Book of Labor Statistics);《勞動世界》(雙月刊)(World of Work)。以上刊物用英、法、西文出版,《勞動世界》出中文版。
          
        中國是該組織創始國之一。1971年該組織理事會根據聯大決議,通過了恢復中國合法權利的決議。1983年6月,中國正式恢復了在該組織的活動。1985年1月該組織在北京設立分支機構——國際勞工組織北京局,負責與中國有關政府機關、工會組織、企業團體、學術單位等進行聯系,并實施技術合作計劃,協助中國發展職業技術培訓。

          國際勞工組織目前有175個成員國。主要負責人是國際勞工局長胡安·索馬維亞(智利),1998年當選,1999年就任,分別于2003年和2008年獲得連任?偛吭O在瑞士日內瓦。
          國際勞工組織的組織機構包括:(1)國際勞工大會:最高權利機構,每年六月在日內瓦舉行。(2)理事會:國際勞工組織的執行委員會,每三年經大會選舉產生,在大會休會期間指導該組織工作,每年3月和11月各召開一次會議。(3)國際勞工局:常設秘書處,設在瑞士日內瓦國際勞工局總部。國際勞工組織是以國家為單位參加的
        國際組織,但在組織結構上實行獨特的“三方性”原則,即參加各種會議和活動的成員國代表團由政府、雇主組織和工人組織的代表組成,三方代表有平等獨立的發言和表決權。

          組織的主要活動包括:(1)國際勞工立法:制定國際勞工公約和建議書供成員國批準實施。自成立至今的歷屆勞工大會已制定了188項公約和199項建議書。(2)技術援助與技術合作:向成員國提供勞動領域的資金、技術和咨詢援助與合作。(3)研究和出版:開展勞動科學領域理論與實踐的研究工作,出版散發各類有關期刊、專著和宣傳材料。

          國際勞工組織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從事國際勞工立法,即制定國際勞工標準。國際勞工標準采用兩種形式:國際勞工公約和國際勞工建議書。公約是國際條約,以出席國際勞工大會三分之二以上代表表決通過的方式制定,此后,經會員國自主決定,可在任何時間履行批準手續,即對該國產生法律約束力,對不批準的國家則無約束力;建議書以同樣方式制定,但無需批準,其作用是供會員國在相關領域制定國家政策和法律、法規時參考。在實踐中,多采用在制定一個公約的同時另外制定一個同樣名稱,但內容更為詳盡具體的補充建議書的辦法。
          國際勞工標準按其內容可分為下列各類:
         。ǎ保┗緞诠と藱,指結社自由和集體談判權,主要是指建立
        工會的自由、廢除強迫勞動、實行集體談判、勞動機會和待遇的平等、廢除童工勞動,
         。ǎ玻┚蜆I、社會政策、勞動管理、
        勞資關系、工作條件,包括工資、工時、職業安全衛生、社會保障,包括工傷賠償、撫恤、失業保險;
         。ǎ常┽槍μ囟ㄈ巳汉吐殬I,包括婦女、童工和未成年工、老年工人、殘疾人、移民工人、海員、漁民、碼頭工人等。
          長期以來,國際勞工組織重視國際勞工標準的制定,促進會員國對國際勞工公約的批準實施,對維護各國工人和其它勞動者的基本權益起到了積極作用。進入90年代,國際勞工組織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動對公約的批準進程。但是,由于歷史原因,整個國際勞工標準體系主要以發達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需要為基礎。因此,盡管國際勞工組織稱其為國際勞工最低標準,并標榜標準的普遍性和靈活性,廣大發展中國家在公約的制定及批準實施方面仍有不少困難,與發達國家存在許多矛盾。特別是近年來,少數西方國家的工會組織和政府主張,應將各國執行勞工公約的狀況與其國際貿易和市場準入相聯系,在勞工組織中引起一片反對之聲。

           國際勞工組織是聯合國的一個專門機構,旨在促進社會公正和國際公認的人權和勞工權益。它以公約和建議書的形式制定國際勞工標準,確定基本勞工權益的最低標準,其函蓋:結社自由、組織權利、集體談判、廢除強迫勞動、機會和待遇平等以及其它規范整個工作領域工作條件的標準。國際勞工組織主要在下列領域提供技術援助:職業培訓和職業康復;就業政策;勞動行政管理;勞動法和產業關系;工作條件;管理發展;合作社;社會保障;勞動統計和職業安全衛生。它倡導獨立的工人和雇主組織的發展并向這些組織提供培訓和咨詢服務。在整個聯合國系統內,國際勞動組織擁有獨特的三方結構,即工人和雇主代表作為與政府平等的伙伴參與本組織的活動。


          

        相關鏈接

        ·工作場所中促進機會均等、待遇平等及防止歧視行為的雇主指南
        ·工作場所中促進機會均等、待遇平等及防止歧視行為的雇主實踐準則
        ·國際雇主組織簡介
         
         

        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 主辦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紫竹院南路17號 郵編:100048
        京ICP證 050088號

        亚洲无码网站

          <menuitem id="hzb91"><strike id="hzb91"><th id="hzb91"></th></strike></menuitem>

          <font id="hzb91"><del id="hzb91"></del></font>

            <output id="hzb91"></output>

            <ol id="hzb91"></ol>

              <nobr id="hzb91"></nobr>
              <em id="hzb91"></em>

              <del id="hzb91"><delect id="hzb91"></delect></del>